昨天新聞看到外送平台業者改裝機車側燈遭開罰新台幣900元,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6條第1項第2款所規定之「致影響行車安全」究竟是屬於
「具體危險犯」(需具體判斷客觀上是否有發生侵害結果可能性之行為)
或是
「抽性危險犯」(立法者認為該行為本身就具有侵害法益的可能性,所以無須判斷行為是否有發生侵害結果的可能,直接禁止)
仍然有爭議,所以大家還是要多多注意,不要去改側燈以免遭開罰。
--------------------------------------------------------------------------
<認為是具體危險犯的判決>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106年交字第28號判決:「惟前揭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16條第1項第2款規定之『致影響行車安全』,係相當於刑法上關於具體危險犯之規定方式,即客觀上已有發生具體危險之事實存在為必要,雖不必達於已發生實害之程度,但亦非僅以有足以生損害之虞之抽象危險為已足,其程度係介於已發生實害結果及抽象危險之間。然本件被告就原告於上揭時地騎乘上開加裝紅色前位置燈之系爭機車,已發生『致影響行車安全』之具體危險乙節,僅以上開舉發機關所拍攝照片本2幀為證,而並未有舉發機關於本件攔查時,對原告於系爭機車所裝設之前位置燈之亮度為測量之資料,亦未有舉發機關就系爭車輛於實際行進間加裝前位置燈在行進車道開燈投射時,是否有炫光、刺眼、反射等情形,而對對向車道之車輛駕駛或一般用路人產生影響之任何事證;被告就原告裝設紅色前位置燈之行為有無『致影響行車安全』乙節,未有其他任何舉證,本院自難認原告上開改裝前位置燈之行為,已發生『致影響行車安全』之具體危險,難認該當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6條第1項第2款之要件。」
<認為不是具體危險犯的判決>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05年交字第113號判決:「至於原告援引本院101年度交聲字第576號、100年度交聲字第1528號交通異議裁定,主張處罰條例第16條第1項第2款所稱之『致影響行車安全』,係屬『具體危險犯』之規定方式,即以客觀上已有發生具體危險之事實存在為處罰要件一節,因上開本院各該交通異議裁定,為各別承審法官在個案中所表示之見解,且該交通異議裁定亦非判例,本院自不受上開見解之拘束,併此敘明。」
--------------------------------------------------------------------------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6條第1項第2款:「汽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九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二、除頭燈外之燈光、雨刮、喇叭、照後鏡、排氣管、消音器設備不全或損壞不予修復,或擅自增、減、變更原有規格致影響行車安全。」
--------------------------------------------------------------------------
#機車 #道路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行政法 #行政罰 #交通 #罰鍰 #側燈 #車燈 #摩拖車 #法律 #法律知識 #劉哥的律師日記 #劉耀鴻律師 #律師 #日常 #生活 #法律諮詢 #法律服務 #法律顧問 #顧問 #motorcycle #law #lawyer #attorney #attorneyatlaw